仁寿寺,建于1935年,它始创于密后归于禅,一向为佛山及附近四乡释门子弟授戒道场。 1938年由虚云大和尚亲自主持开光仪式之如意宝塔颇有特色,塔身为七层八角汉式塔,却镶有藏文碑匾,塔内所供奉的陶制红绿度母佛像为石湾冠华窑作品,由名家潘玉书手塑。1993年12月,佛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修复仁寿寺为开放的佛山教活动场所。 现已建成大雄宝殿,敬塑诸佛菩萨圣像,维修如意宝塔,整治拓宽寺内环境使仁寿寺初具十方丛林的规模。自开放以来,仁寿寺坚持宗教活动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,教育信徒坚持正信正见。在宗教部门的引导下,仁寿寺还秉承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,服务社会,造福人群,发扬佛教“慈悲为怀”的精神,多年来在维护佛教界稳定和扶贫助困、尊老爱幼、关心教育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,做了大量工作,仅在今年支持清远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移民的款项就达11万多元,做法得到社会的肯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