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节日
文章来源:广州日报作者:未知发布时间:2018-05-16 09:49:35
今年望牛墩七夕水乡风情文化系列活动时间表出炉
特色贡案展已在全镇21个村开展
每年农历七月初七,赏贡案、走鹊桥、拜七姐……各种七夕文化元素汇聚在水乡望牛墩,让这里成为东莞七夕味最浓的地方。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制作七夕贡案,是每年节日的重头戏。
一座纯手工制作精美贡案要花费一个月时间,而现在制作贡案的艺人年龄普遍在40岁到60岁之间,人才“青黄不接”的问题逐渐凸显。当前,望牛墩尝试“贡案文化从娃娃培养做起”,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不少“90后”年轻人也加入到贡案制作团队。
记者从望牛墩镇获悉,今年望牛墩七夕水乡风情文化系列活动时间表出炉。每年最受市民期待的特色贡案展,已在全镇21个村开展,并将于8月19日到21日在文化广场展示和评比。
望牛墩民间艺人黄研正在制作贡案。
芙蓉沙村民间艺人陈婉儿婆婆正指导其孙女制作七夕贡案。
反映东莞水乡风俗的贡案。
牛墩七夕水乡风情文化系列活动时间表出炉。每年最受市民期待的特色贡案展,已在全镇21个村开展,并将于8月19日到21日在文化广场展示和评比。
风俗:七夕前轮流养猪 七月七分烧猪
据该镇宣教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过去,望牛墩的“巧女”们制作贡案常以田间农作物和废弃塑胶等为主要材料,用作贡品,相互乞巧,传统贡案制作讲究利用各种农作物。“大米、红豆、绿豆、玉米、花生等制作‘五谷丰登’,手工制作七种花、七种果、七双绣花鞋供给七姐”。他表示,而现今制贡案风格则不拘一格,有以开心果壳制腊梅,白米砌的菊花,鸡蛋壳制灯等。
不过,这项有着民众基础的传统手工艺活动也正面临传承尴尬。70岁的贡案艺人黄文正,退休后每年的各种七夕贡案都是由他来牵头安排。他的妻子是贡案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“过去望牛墩七月七一般流行拜七姐,以前都是自发性组织起来,几条巷的妇女,一班人高高兴兴拜七姐,为了高兴,每年都提前轮流养猪,叫轮猪,到七月七那日,就烧烧猪,拜完之后就分烧猪,好热闹的。”他说:“而这些风俗早就失传了,现在仅有些过程会被保留。一般就12点后就开始拜七姐,过程当中,拜完吃糖水,吃姜汤。”
在过去,每年乞巧节过完,家家户户还会合资买猪苗,由村里的姑娘们轮流喂养,次年七夕杀猪卖钱,作为制作贡案的资金。
而现在,望牛墩的艺人纷纷在现代化上下工夫,比如在贡案上做出电子的效果,以手工展示心灵之美,在制作中融汇雕刻、刺绣、绘画、手工制作等传统民间艺术手法。
现状:乞巧文化复兴 各村重拾老工艺
乞巧文化的复兴发生在2004年,当时东莞文化部门牵头发掘各镇街民俗文化,水乡代表的乞巧节被“文化复兴”。
所幸的是,传统贡案制作的一批手艺人都还身体健朗。从2004年开始的十年时间,望牛墩贡案由传统老艺人牵头,每个村落、甚至每个家庭开始拿起工具继续这道古老而传统的工艺。
“年轻人早就不会专心去学习,他们大多数只是对这个手艺抱有兴趣。”望牛墩前文联副主席唐伟明表示,十年间望牛墩文化部门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推广贡案传统手艺,小朋友虽然表现出浓厚兴趣却很少会成为继承人。
“90后”对贡案也有了兴趣
现今,望牛墩七夕贡案手工艺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人才“青黄不接”的问题逐渐凸显。据悉,望牛墩镇政府已有意识地开展扶持,把“乞巧节非遗”知识讲座设为学校第二课堂,普及该镇的乞巧节历史渊源、民俗风情、贡案制作特点、贡案制作技巧等,贡案文化正从娃娃培养做起。
该镇文化中心大楼开设“七夕贡案陈列室”,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不少“90后”年轻人也加入到贡案制作团队。
在广州读大二的梁晖就趁暑假期间回乡之际加入了制作大军。“开始还只是感兴趣玩玩,后来越做越喜欢”。她表示,自己会在制作中请教长辈,听听她们说小时候过七夕的故事,感觉非常有趣。
贡案老艺人黄姨则认为,年轻人思维开阔有创意,有创新才有进步。只要他们肯学老一辈自然愿意传授。
转载自:搜狐 http://www.sohu.com/a/24075161_1488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