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岐抬阁

扫码分享

  • 民俗节日

  • 文章来源:搜狐作者:未知发布时间:2018-05-07 14:45:40

  • 蒲歧抬阁堪称为乐清“特色产品”,蒲歧人扮抬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


听村里的阿婆们聊天:抬阁很神哪,一个七八岁的娒娒,伸开两手擎着两个人;头上、肩上又各站着一个人;有的举着宝剑,剑头上也站着一人。看的人多哎,拥挤得很哪。这一席方言,我愈听愈觉得神奇。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个谜底的谜底——小孩的头上、手上、杯上怎么站得住人?巴不得马上去看看这谜的究竟。今年,古镇蒲岐又早早开始准备起大家期待已久的抬阁、老鼠嫁囡、打倭儿炮等节目,瞧这大红纸贴的通知如此醒目,微信朋友圈都刷爆了!

正月初十的下午,抓住“年”的尾巴,妈妈带我和表哥去蒲岐看三年一度的蒲岐抬阁。首先引入眼帘的是,蒲岐的城墙很古老,爬满着枝蔓。城内就两条狭窄的十字街道,有石块铺着,一条东西一条南北,四面是城门,古城就呈田字的形状。街道两旁,多是盖瓦的老房子,有楼,木的柱子木的板壁,楼下是店铺。

到了杏湾大礼堂,只见各村村民们已早早开始准备起晚上的节目,我们躲在缝隙里往里瞧,那一张张小脸蛋在化妆师的手下变成了一朵朵绽开的鲜花。把高数米的铁杆立在桌上,或竖于车上,也有的绑在人背上,由几名小孩子演成戏曲故事中的人物,绑缚在铁杆上,一般分二三层,再用服饰和道具将铁杆隐饰起来,上层表演者似立于下层表演者所持的伞尖、肩沿、花瓶等上面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!原来一直藏在我心里的疑问今天终于结开了――这些人不是真的站在上面的,而是坐在垫子上,再用布绑起来!你们也一定不知道吧!抬阁是舞台移动,演员不动,观众追着看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戏剧。

晚上6点整,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,紧接着锣鼓喧天,抬阁从东门村――保泰门拉开序幕。东门表演的节目有抬阁、乐队以及精彩绝伦的老鼠嫁囡。街上的人不知从那儿冒出来,愈来愈多,熙熙攘攘,你推我挤,我们几乎寸步难移了。在千呼万唤之后,众人急盼之中,抬阁终于出来了,随着几声大炮响起,街道的顶端,出现辉煌的灯火,有几个像戏台上常见的小姐、小生、兵将模样的晃晃悠悠,似悬空移过来——真似“仙人腾云”。这回人流又一次涌动,大人抱起孩子,有的坐到头上。 近了,更近了,戴着闪闪珠光的小戏人清晰地出现了。果真,手上,剑梢上都站着人呢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现在的抬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,由原先的人抬扛改成彩车行进,车台面上装有各种彩灯,电光闪烁,彩光灿烂,十分精致。扮的是什么《狄青招亲》、《天女散花》之类,我似懂非懂。但耳闻不如目见,这回真让人吃惊叫奇了。“戏台”终于移到我眼底了。在隆隆的炮声中“戏台”移过去,无数人紧追不舍。

咦,这是谁,逗的我眼泪都出来了,原来是老鼠王啊!鼠王坐在轿子上,颠啊颠,颠啊颠。嫁妆一样都不少!很多金漆原木的古董我们都没见过,这些抬嫁妆的人走起路来还故意左摇右恍,队伍中有两个人在撒喜糖,再加上媒婆的配音,戏中的人物形象被这些人演绎得栩栩如生。新娘在花轿中带哭腔诉说自己被"逼婚"的遭遇,诙谐逗趣的话语令人捧腹大笑。街道两旁的观众个个笑的前俯后仰。看,三国封神迎面而来,个个精神抖擞。观音送子可是最博大家的眼球,仙气十足!还提倡了国家政策——准生二胎!接着是南门――蔚文门,节目更加精彩,有倭寇炮。听,那炮声如同新的一年金鸡报晓!倭寇炮在〞战车〞上威风地向我们驶来,开炮示威,好不神气!听外公说,南门城门当年可是抵挡倭寇的要道,都靠这个城门的大炮把他们赶跑。牛啊!棋盘寨上的9位“土匪”在耀武扬威的大步向我们走来。

抬阁队伍在我们眼前缓缓驶过,直到最后了我们还意犹未尽,人们情不自禁地跟着队伍边走边看,讨论着对蒲岐抬阁的看法。今年蒲岐抬阁和老鼠嫁囡犹如一场传奇盛宴,演绎出古城最浓郁的年味,万人空巷的场面令人震撼。

这座海滨古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文化,她就在我们的身边,让人流连往返。蒲岐抬阁虽然结束了,但我希望它一年比一年更精彩,使这个民俗继续传下去。



转载自: 搜狐 http://www.sohu.com/a/202403583_99961811